• 玛牧

    玛牧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项目类别:民间文学 项目名称: 玛牧 名录级别:国家级 编 号:Ⅰ-152 批 次:第四批 公布时间:2014年11月11日 保护单位:凉山州喜德县文化馆 玛牧特依又叫“玛牧伟尔”、“玛牧”等,是彝族人民口头流传的传统道德教育经,主要......

  • 热贡艺术

    热贡艺术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历史源流 公元十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是整个藏传佛教后弘期,是藏传佛教美术的转变期,也是热贡艺术的发源时期。这一时期,日渐民族化的藏传佛教已经取得了广泛信仰,因此,作为其形象说教的藏传佛教美术,也开始自觉地从外来风格向符合本民族审美习惯......

  • 灰塑

    灰塑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灰塑简述灰塑工艺精细,立体感强、色彩丰富;题材广泛,通俗易懂,多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人物、花鸟、虫鱼、瑞兽、山水及书法等。 广州灰塑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和传统的民间美术艺术价值。做工方面,广州灰塑精致细腻,色彩艳丽。用材方面,灰塑艺人因地制......

  • 火腿制作技艺金华火腿腌制技艺

    火腿制作技艺金华火腿腌制技艺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浙江省金华火腿以鲜艳的色泽、独特的芳香、诱人的风味、美观的外形,即色、香、味、形“四绝”而闻名天下,是我国腌腊肉制品中的精品。金华地区四季分明的带气候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别具一格的火腿腌制技艺。早在唐代,金华即已有了火腿的腌制工艺。......

  • 潮州彩瓷烧制技艺

    潮州彩瓷烧制技艺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潮彩在清末的潮州,彩瓷彩绘就运用新彩颜料,结合传统釉上彩绘艺术并运用国画技法,吸收潮州民间姐妹工艺,如潮绣、潮州木雕、潮州剪纸、民间绘画(如漆画、墙画、佛画)等传统工艺表现手法,融入到潮彩表现形式中来,从而形成了独特地方风格彩瓷彩绘流......

  • 潞安大鼓

    潞安大鼓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历史源流乾隆时期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董祥五等联络潞安府八县的百余名艺人成立盲子队,即鼓书艺人的演出活动班社,后来发展成为行会组织三皇会。据此,一般认为至迟在清代中叶潞安大鼓就已经形成了。早期艺人主要为盲人......

  • 漳州木版年画

    漳州木版年画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发展历史漳州木版年画始于宋代,当时福建的刻书业开始兴盛,迅速带动了民间版画刻印技术的发展,漳州木版年画也随福建雕版的发展而发展。 明代,漳州木版年画开始走向兴盛,当时漳州已经有“曲文斋”“多文斋”等多家书坊兼营年画。近代学者叶德辉在《......

  • 漳州木偶头雕刻

    漳州木偶头雕刻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历史溯源漳州木偶雕刻起于晋盛于唐,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艺人徐年松、许盛芳的木偶作品被美术工艺部门收藏。1959年,徐年松雕刻的生、旦木偶头,表现扬眉、醉目、微笑、宽额的古代才子和柳眉凤眼、樱桃嘴、高髻发的士女形象,选......

  • 滩羊皮鞣制工艺

    滩羊皮鞣制工艺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滩羊皮鞣制工艺是2008年经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传统技艺。 交城滩羊皮鞣制工艺起源于明代中期,历经400余年。皮革的鞣制就是用鞣质对皮内的蛋白质进行化学和物理加工。它通过一系列工艺,并采用一些化学药剂,使牛、猪......

  • 满文锡伯文书法

    满文锡伯文书法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锡伯文书法源于满文书法而满文书法又源于蒙古文书法,为锡伯族著名书法家“格吐肯”所改进锡伯文32种篆字和汉文隶书字融会而创、以其姓命名的“格隶体”,笔意遒炼、秀逸含蓄。他的作品还展示了锡伯文和锡伯文的正、草、隶、篆等各种书法形态,“虽然......

  • 滑稽戏

    滑稽戏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滑稽剧团 上海滑稽戏是在清末民初至抗日战争中期时,由上海的曲艺“独角戏”接受了中外喜剧、闹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新兴戏曲剧种。它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的许多地区,受到广大观众欢迎。 20世纪40年代,......

  • 湖北大鼓

    湖北大鼓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历史渊源原先湖北的鼓书,与我国北方的鼓词类传统说唱艺术有着同宗的关系,而鼓词(鼓书)又与说书(评书),在历史上有密切的联系。 唐代佛教盛行时,们不仅讲唱佛教经卷,说唱历史故事,也说唱民间时事故事,如《秋胡小说》《张义潮变文》等。到了宋......

  • 湖剧

    湖剧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剧种简史湖剧,1951年改为今名。产生湖州,流行行嘉兴及余杭、江苏吴江一带。它是由曲艺形式于清道光年间发展成为戏曲形式的。先后经过三个发展时期,即清道光、咸丰年间至1924年,称为“小戏时期”,多为“二小戏”与“三小戏”宝库;男旦“阴......

  • 淮海戏

    淮海戏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历史渊源正式定名淮海戏曾在民间称为“小戏”,与柳琴戏、泗州戏同源于“拉魂腔”,因流行于淮海地区,曾称“淮海小戏”,1955年正式定名。 淮海戏。老艺人传说表演技巧 据淮海和安徽泗州的老艺人传说,清乾隆年间海州一带流行[太平歌]、[猎户......

  • 淄博陶瓷烧制技艺

    淄博陶瓷烧制技艺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技艺历史约前6010年—约前5600年(后李文化时期) 据考古工作者对淄博地区最早的古文化遗址——临淄区齐陵镇后李官庄“后李遗址”出土的陶器考证,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先民在距今约八千年前已开始制作陶器。其早期产品均为夹砂陶,以圆底器为主,......